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的诗全集 黄庭坚的诗集大全 黄庭坚的资料 黄庭坚的诗有哪些 黄庭坚的作品
黄庭坚
朝代 宋代诗词数 4802 http://www.stl56.com/shici/shiren_m3ZLdy0yeRV1.html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进士。曾任地方官和国史编修官。在党争中,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罪名被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
黄庭坚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宗法杜甫,并有“夺胎换骨”“点石成金”“无一字无来处”之论。风格奇硬拗涩。他开创了江西诗派,在两宋诗坛影响很大。词与秦观齐名,少年时多做艳词,晚年词风接近苏轼。
有《山谷集》,自选其诗文名《山谷精华录》,词集名《山谷琴趣外篇》(即《山谷词》)。又擅长行,草书,为“宋四家”之一,书迹有《华严疏》《松风阁诗》及《廉颇蔺相如传》等。
黄庭坚的词
黄庭坚(一○四五~一一○五)字鲁直,自号山谷老人,又号涪翁,分密人,有“山谷内集”、“外集”、“别集”。他是“江西诗社宗派”的开创人,生前跟苏轼齐名,死后给他的徒子法孙推崇为杜甫的继承者。自唐以来,钦佩杜甫的人很多,而大吹大擂地向他学习的恐怕以黄庭坚为最早。他对杜诗的那一点最醉心呢?他说:“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在他的许多关于诗文的议论里,这一段话最起影响,最足以解释他自己的风格,也算得江西诗派的纲领。他有些论诗的话,玄虚神秘,据说连江西派里的人都莫名其妙的。
杜诗是否处处有来历,没有半个字杜撰,且撇开不谈。至少黄庭坚是那样看它,要学它那样的。元稹赏识杜诗的白描直说,不用古典成语:“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刘禹锡讲“业诗即须有据”,举了一句杜诗为例,只限于“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在涵意上还比黄庭坚的话狭得多。“无一字无来处”就是锺嵘“诗品”所谓“句无虚语,语无虚字”。锺嵘早就反对的这种“贵用事”、“殆同书抄”的形式主义,到了宋代,在王安石的诗里又透露迹象,在“点瓦为金”的苏轼的诗里愈加发达,而在“点铁成金”的黄庭坚的诗里登峰造极。“读书多”的人或者看得出他句句都是把“古人陈言”点铁成金,明白他讲些什么;“读书少”的人只觉得碰头无非古典成语,仿佛眼睛里搁了金沙铁屑,张都张不开,别想看东西了。当然,以前像李商隐和师法他的西昆体作者都爱把古典成语镶嵌绣织到诗里去的,不过他们跟黄庭坚有极大的不同。李商隐的最起影响的诗和西昆体主要都写华丽的事物和绮艳的情景,所采用的字眼和词藻也偏在这一方面。黄庭坚歌讠永的内容,比起这种诗的来,要繁富得多,词句的性质也就复杂得多,来源也就广博冷僻得多。在李商隐、尤其在西昆体的诗里,意思往往似有若无,欲吐又吞,不可捉摸;他们用的典故词藻也常常只为了制造些气氛,牵引些情调,仿佛餐厅里吃饭时的音乐,所以会给人一种“华而不实”、“文浮于意”的印象。黄庭坚有著著实实的意思,也喜欢说教发议论;不管意思如何平凡、议论怎样迂腐,只要读者了解他用的那些古典成语,就会确切知道他的心思,所以他的诗给人的印象是生硬晦涩,语言不够透明,仿佛冬天的玻璃窗蒙上一层水汽、冻成一片冰花。黄庭坚曾经把道听涂说的艺术批评比于“隔帘听琵琶”,这句话正可以形容他自己的诗。读者知道他诗里确有意思,可是给他的语言像帘子般的障隔住了,弄得咫尺千里,闻声不见面。正像“文心雕龙”“隐秀”篇所说:“晦塞为深,虽奥非隐”;这种“耐人思索”是费解,不是含蓄。
南宋初年,任渊注解了“山谷内集”;南宋中叶,史容注了“外集”,史季温注了“别集”,都赶不上任渊的精博。此外,陈逢寅也作了“山谷诗注”,任骥和邓公立又分别注了“外集”,可惜这三家的注本没有流传。看来“读书多”的人对黄庭坚的诗都疑神疑鬼,只提防极平常的字句里有什麽埋伏著的古典,草木皆兵,你张我望。例如任渊满以为把“和答钱穆父讠永猩猩毛笔”的出典注明白了,可是杨万里又搜查出来两句暗藏的“古人陈言”。甚至黄庭坚明明是默写白居易的诗,记错了些字句,他的崇拜者也以为他把白铁点成黄金,“可为作诗之法”,替他加上了一个“谪居黔南”的题目,编入他的诗集里。
--钱钟书
- 帝京篇十首
- 饮马长城窟行
- 执契静三边
- 正日临朝
- 幸武功庆善宫
- 重幸武功
- 经破薛举战地
- 过旧宅二首
- 还陕述怀
- 入潼关
- 于北平作
- 辽城望月
- 春日登陕州城楼,俯眺厚野回丹,碧缀烟霞,
- 春日玄武门宴群臣
- 登三台言志
- 出猎
- 冬狩
- 春日望海
- 临洛水
- 望终南山
- 元日
- 初春登楼即目观作述怀
- 首春
- 初晴落景
- 初夏
- 度秋
- 仪鸾殿早秋
- 秋日即目
- 山阁晚秋
- 秋暮言志
- 喜雪
- 秋日斅庾信体
- 赋尚书
- 咏司马彪续汉志
- 咏风
- 咏雨
- 咏雪
- 赋得夏首启节
- 赋得白日半西山
- 置酒坐飞阁
- 采芙蓉
- 赋得樱桃
- 赋得李
- 赋得浮桥
- 谒并州大兴国寺诗
- 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 望送魏徵葬
- 伤辽东战亡
- 月晦
- 秋日翠微宫
- 初秋夜坐
- 秋日二首
- 冬宵各为四韵
- 冬日临昆明池
- 望雪
- 守岁
- 除夜
- 咏雨
- 赋得含峰云
- 三层阁上置音声
- 远山澄碧雾
- 赋得花庭雾
- 春池柳
- 芳兰
- 咏桃
- 赋帘
- 咏乌代陈师道
- 咏饮马
- 赋得残菊
- 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
- 琵琶
- 宴中山
- 饯中书侍郎来济
- 天太原召侍臣赐宴守岁
- 咏烛二首
- 咏弓
- 赋得早雁出云鸣
- 赋得临池柳
- 赋得临池竹
- 赋得弱柳鸣秋蝉
- 探得李
- 咏小山
- 赋萧瑀
- 赋房玄龄
- 辽东山夜临秋
- 赐魏徵诗
- 两仪殿赋柏梁体
- 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