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苏幕遮·草》
宋诗是晚唐五代文风的延续,宋初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关心现实,接近底层社会的百姓,主张诗歌创作必须因事有所激,摒弃浮艳空洞的诗风,他的诗歌富于现实主义,题材广泛,称之为宋诗的“开山祖师”,下面欣赏梅尧臣《苏幕遮·草》。
梅尧臣《苏幕遮·草》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译文
堤坝上的绿草含水带露,远处的房屋在如烟春色的掩映下若隐若现。雨后天色变晴,江水开阔,到处都是萋萋的芳草。离乡宦游的才子年少成名,他穿上及地的青色章服,衣服颜色与嫩绿的草色互相映衬,十分相宜。
芳草把路边一个又一个的长亭连接起来,使得远道凄迷。那萋萋的芳草,仿佛是在埋怨宦游的王孙公子已经忘记了归期。眼看梨花落尽,春天马上又要过去了。日光渐暗,暮霭沉沉,那翠绿的春草也似乎变得苍老了。
梅尧臣《苏幕遮·草》词中抒写了作者初仕的得意情态和后来倦于宦游、春末思归的苦闷心绪,但都非常含蓄,只是在精心描绘的意境中微微透出,让读者于言外得之,因此这是一首较好地体现了作者自己的艺术主张的佳作。
本文由 古诗词大全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
热门文章



